亚洲欧美一区二区视频_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_亚洲自拍偷拍九九九_一区二区三区国产好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界河無聲處 豐碑立心間

——探尋十師一八五團抗洪守土紀念館的精神密碼
發布時間:2025年06月17日 信息來源:?兵團日報 編輯:劉娑延
【字體: 打印本頁
作者:朱丹丹

10

馬軍武(右)在十師一八五團抗洪守土紀念館向游客們講述當年的抗洪守土故事和自己的戍邊經歷(攝于2024年9月21日)。 兵團日報常駐記者 李正虎 攝

d

十師一八五團抗洪守土紀念館內陳列的《永不移動的生命界碑》雕塑(攝于4月24日)。 兵團日報全媒體記者 朱丹丹 攝?

在祖國的西北盡頭,“路止界碑,河分兩國”的極北之地,十師一八五團宛如一顆堅韌的鉚釘,深植在邊境一線。這里,路的盡頭是國境,水的盡頭是界河,人跡罕至處,卻矗立著一座意義非凡的紀念館——十師一八五團抗洪守土紀念館。

十師一八五團抗洪守土紀念館于2016年5月設立并投入使用,占地面積1623.84平方米,建筑面積360平方米。紀念館以《堅守》為主題,用4個展廳、200余幅史料、15件軍墾文物和1座雕塑,定格著1988年那場捍衛55.5平方公里國土的抗洪壯舉。館內復原的“人墻堵洪”場景中,蠟像人物凍裂的手掌與電子屏里的渾濁洪流模型形成震撼對比,循環播放的界河改道模擬動畫,正無聲詮釋著“國土至上”的莊嚴誓言。這座以“守土固邊”為魂的紀念館,既是邊疆歲月的時光切片,更是兵團精神的具象化豐碑。

洪流中,筑起堅不可摧的防線

1988年4月,春寒料峭,本該是萬物復蘇的時節,一場突如其來的災難,卻讓這片土地陷入了絕境。

中哈界河阿拉克別克河上游,暖濕氣流與冷空氣激烈交鋒,短時間內積雪大面積迅速融化,引發了百年不遇的融雪性洪水。渾濁的洪流如脫韁的野馬,裹挾著泥沙、巨石與倒伏的樹木,以排山倒海之勢奔騰而下。

僅僅幾天時間,河水便漫過堤岸,沖垮了一八五團用于灌溉引水的桑德克龍口。洶涌的洪水改道而行,順著喀拉蘇自然溝,瘋狂地朝著額爾齊斯河涌去。根據當時的國際慣例,中蘇國界以界河主航道中心線為基準。如果任憑界河主航道因改道偏移,界河以東、自然溝以西55.5平方公里的領土就會丟失。

“55.5平方公里不是一串冰冷的數字,它相當于7773個標準足球場,是無數兵團人揮灑汗水、扎根奮斗的家園,是祖國神圣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十師一八五團抗洪守土紀念館負責人李文善說。

“國土一寸不能丟!”緊急關頭,一八五團的干部職工們,沒有絲毫猶豫,迅速集結起來。團部大喇叭里傳出激昂的號召,穿透風雨回蕩在團場各處。一時間,拖拉機、農用車轟鳴著駛向決口處,車上滿載著沙袋、鐵絲和搶險物資;男女老少紛紛放下手中的農具,拿起鐵鍬、扛起麻袋,義無反顧地沖向抗洪一線。

附近團場的職工群眾得知消息后,也自發組織起來,星夜兼程趕來支援;邊防部隊的戰士們,更是聞令而動,奔赴洪水肆虐的方向。

一八五團職工趙煥春,當時還只是個20出頭的小伙子,回想起那段日子,仍難掩激動:“洪水來得太突然了,眼看著家園一點點被淹沒,心里急得像火燒。大家都知道,守住堤壩,就是守住國土,守住我們的根!”

那些天,趙煥春和戰友們日夜奮戰在決口處,餓了就啃幾口干馕,渴了就喝幾口冰冷的河水,累了就隨便找個地方打個盹,醒來又繼續投入戰斗。洪水湍急,每一次往決口處投放沙袋,都像是與死神賽跑。洶涌的水流隨時可能將人卷入水底,可沒有一個人退縮。

人們手挽著手,組成一道人墻,試圖減緩水流的沖擊。冰冷的河水浸泡著他們的雙腿,麻木感從腳底蔓延至全身,可他們咬緊牙關,用鋼鐵般的意志,與洪水頑強抗爭。經過16個晝夜的浴血奮戰,滔滔洪水終于被成功馴服,重新回歸故道。那一刻,精疲力竭的人們相擁而泣,歡呼聲、吶喊聲回蕩在阿拉克別克河畔。他們用血肉之軀,筑起了一道堅不可摧的防線,守護住了祖國的每一寸土地。

堅守中,詮釋忠誠與擔當

洪災過后,為了銘記這段可歌可泣的歷史,時刻警醒后人,2016年5月,一八五團在決口處附近,建起了一座抗洪守土紀念館。同時,在界河邊設立了民兵哨所,安排專人常年駐守,負責查看水情、守護堤壩、巡視界河。

馬軍武,這位年輕的“兵二代”,主動請纓,成了哨所的首位護邊員。馬軍武駐守的軍武哨所(桑德克哨所),條件艱苦得超乎想象。這里地處“西北之北”,自然環境惡劣到了極點。

春天,頻繁的融雪洪水,讓人時刻提心吊膽;夏天,鋪天蓋地的蚊蟲肆虐,一巴掌下去,能打死十幾只;秋天,狂風裹挾著黃沙,遮天蔽日,讓人睜不開眼;冬天,零下40多攝氏度的極寒天氣,狂風呼嘯、暴雪紛飛,積雪常常沒過膝蓋,甚至將房屋門封堵。

“剛到哨所的時候,晚上一個人躺在土坯房里,聽著外面風刮得呼呼響,心里直發怵。”馬軍武回憶道,“但一想到自己肩負的責任,要為祖國守住這片土地,就覺得沒什么克服不了的。”

每天清晨,第一縷陽光還未完全驅散夜色,馬軍武就會準時起床,來到哨所前的空地上,舉行一場簡單而莊重的升旗儀式。他將五星紅旗緩緩升起,看著旗幟在風中獵獵飄揚,心中滿是對祖國的熱愛。隨后,他背上裝滿工具和干糧的行囊,帶著心愛的牧羊犬,沿著界河開始一天的巡邏。

3公里的邊境線,看似不長,可在這復雜的地形和惡劣的環境下,每走一步都異常艱難。馬軍武仔細檢查著堤壩的每一處角落,不放過任何一個細小的隱患;觀察著界河的水流變化,判斷是否有異常情況。遇到鐵絲網破損,他立刻動手修補;發現河道有雜物堵塞,他想盡辦法清理。

1992年,愛情的到來,為馬軍武孤獨的哨所生活帶來了溫暖與力量。他與張正美喜結連理,從此,哨所里多了一個忙碌的身影。張正美不僅成了馬軍武生活上的伴侶,更是他巡邏執勤的親密戰友。兩人相互扶持,共同守護著這片神圣的土地。

1995年5月,阿拉克別克河迎來春汛期。一天,馬軍武在巡邏時發現,從上游沖下來的一棵大樹,橫插在堤壩的麻袋上。這棵大樹不僅容易將麻袋旋走,導致堤壩決口,還會堵塞河道,加劇洪水的危險。情況危急,馬軍武來不及多想,迅速找來三個輪胎,做成一個簡易的皮筏子,打算靠近大樹將其清理掉。

他小心翼翼地劃著皮筏子靠近大樹,就在快要成功時,一個突如其來的大浪,瞬間將皮筏子掀翻,馬軍武被卷入湍急的河水中。站在岸邊,用繩子拽著皮筏子的張正美,眼睜睜看著丈夫被洪水吞沒,頓時驚慌失措。但她強忍著內心的恐懼,沿著河邊拼命向下游跑去,邊跑邊哭喊著馬軍武的名字。

狂風呼嘯,水浪滔天,她的呼喊聲很快被淹沒。張正美沿著河岸跑了整整5公里,每一步都像是踏在刀尖上,滿心都是對丈夫的擔憂與恐懼。幸運的是,在一處水流較緩的地方,馬軍武拼盡全力,拽住了岸邊的樹枝,艱難地游上了岸。

當看到全身濕透、疲憊不堪的馬軍武出現在眼前時,張正美再也抑制不住內心的情感,撲到丈夫懷里,放聲大哭。馬軍武輕輕拍著妻子的后背,安慰道:“沒事,沒事,我回來了。”像這樣的驚險瞬間,在他們的守邊生涯中,發生過多少次。但每一次,他們都憑借著堅定的信念和頑強的意志,化險為夷。

30多年來,馬軍武走過的巡邏路,連起來超過10萬公里,相當于繞地球赤道兩圈半;他磨破的鞋子和衣服,不計其數。在他和妻子的守護下,桑德克地段30多年始終保持零涉外事件紀錄,界河安瀾如初,界碑矗立如鋼,他用“鐵腳板”在國境線刻下了永不褪色的界碑。

傳承中,賡續精神血脈

如今,隨著時代的發展,一八五團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曾經的土坯房,變成了寬敞明亮的磚瓦房;泥濘的小路,變成了平坦寬闊的水泥路;簡陋的哨所,也進行了現代化改造,配備了先進的通訊和監控設備。但無論環境如何改變,兵團人“熱愛祖國、無私奉獻、艱苦創業、開拓進取”的兵團精神,始終在這片土地上熠熠生輝。

十師一八五團抗洪守土紀念館建成后,便成了游客全面認識兵團、了解兵團精神的重要宣傳陣地。每年都有來自全國各地的游客、學生和黨員干部走進這里,透過一幅幅珍貴的歷史照片、一件件斑駁的實物、一段段震撼人心的故事,沉浸式感受兵團人戍邊守土的壯闊歷史和堅定信念,深刻理解“熱愛祖國、無私奉獻”的精神內涵。

“看到先輩們在極端艱苦的條件下,為了保衛祖國的領土,不惜付出一切代價,我深受感動。”來自西安的游客王維明感慨地說,“這種精神讓我對祖國的邊疆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也讓我更加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

如今的一八五團,兵團精神早已融入了人們的血脈,化作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的點滴行動。年輕一代的兵團人,繼承了先輩們的優良傳統,在各自的崗位上書寫奉獻篇章:他們中,有人投身農業生產,以科技賦能讓戈壁農田煥發新活力;有人堅守三尺講臺,為孩子們傳授知識,培育未來的希望;有人接過護邊接力棒,沿著界河巡邏的足跡,繼續守護著祖國的邊境線,讓五星紅旗在邊境上始終高高飄揚。

一八五團中學教師賀鵬鵬,畢業后放棄了城市里優越的工作條件,毅然回到團場任教。“這里是我的家,先輩們為建設和保衛這片土地付出了太多,我也要像他們一樣,為家鄉的教育事業貢獻自己的力量。”賀鵬鵬說。在教學中,他不僅注重傳授知識,還經常給學生們講述兵團歷史和抗洪守土的故事,讓兵團精神在孩子們心中生根發芽。

從1988年抗洪護界的英雄壯舉,到馬軍武夫婦30多年如一日的哨所堅守,再到新一代兵團人的傳承與奮進,一八五團的歷史,堪稱一部關于“忠誠、擔當、奉獻”的壯麗史詩。那座靜靜矗立在界河畔的抗洪守土紀念館,就像一座不朽的精神豐碑,時刻激勵著人們:無論面對任何挑戰,都應堅守信念、勇毅前行,為祖國的繁榮昌盛和人民的幸福安康貢獻力量。

主站蜘蛛池模板: 郑州市| 赫章县| 江永县| 太康县| 南平市| 安福县| 米林县| 资阳市| 资源县| 涞源县| 黄大仙区| 太白县| 吉木乃县| 永平县| 丰镇市| 武功县| 涿鹿县| 淮滨县| 莱阳市| 贵定县| 乌苏市| 平乡县| 抚宁县| 福州市| 涟源市| 南丰县| 防城港市| 天全县| 昭通市| 仁寿县| 蒲江县| 道孚县| 南平市| 哈巴河县| 古丈县| 锡林浩特市| 桓台县| 宁河县| 阿坝县| 木兰县| 水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