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暑氣蒸騰,可雙河市雙河古道溫泉康養度假中心卻是另一番景象,這里清涼愜意,72個大小不一的溫泉泡池被繁花綠樹環繞,游客們或嬉戲玩耍,或輕聲交談,享受著溫泉帶來的身心放松。池旁茶歇區的躺椅上,游客或閉目養神,或品嘗點心,盡情享受休閑時光。
“我們全家人都愛來這兒泡溫泉,孫女喜歡坐旋轉木馬和海盜船,兒子熱衷水上滑梯,我喜歡欣賞各種熱帶植物。”雙河市退休職工杜俊說,每次泡完溫泉,一家人還會去中醫理療館做理療,看電影,或者體驗采摘果蔬的樂趣,玩得十分盡興。
博樂市民師文旭對此也贊不絕口。她說,這里的很多游玩項目深受年輕人喜愛,游泳池水溫適宜,牛奶浴、玫瑰浴、蘋果醋浴等特色項目選擇多樣;餐飲區里,20元一盤的拌面實惠可口。
雙河古道溫泉康養度假中心這些美好的旅游體驗,源于兩眼地熱井。2023年,經專業勘探,技術人員在雙河市完成技術攻關,成功建成兩眼地熱井,一眼井深110米,另一眼井深390米。
雙河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黨組書記、局長包建江介紹,這兩眼地熱井的水溫在55.6℃到60.9℃之間,水質檢測含有鍶、鋰、偏硅酸等20多種對人體有益的礦物質成分。井里的溫泉水通過專用管道,輸送至度假中心的儲水箱,經調配后均勻注入各個溫泉池,為游客提供溫泉康養體驗。
此外,兩處地熱井項目均采用了先進技術,在保障溫泉供應的同時,利用地熱資源驅動制冷系統,可以實現夏季制冷功能。今后,地熱資源還可用于清潔能源及設施農業等領域。這種梯級利用模式降低了建筑能耗,提高地熱資源的綜合利用率,實現節能增效。
記者看到,雙河古道溫泉康養度假中心業態豐富多元,兩眼地熱井正是串聯起這些業態的關鍵。除了溫泉泡池以外,周邊的房車營地、滑冰場、現代化農業溫室大棚和酒店配套設施一應俱全。游客穿梭其間,熱鬧非凡。
“度假中心涵蓋特色餐飲、溫泉康養、現代農業觀光、中醫理療、房車營地等10個項目。”雙河古道溫泉康養度假中心黨支部副書記余倫良說,這里設置了低溫區、常溫區和高溫區,可滿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近年來,雙河市以地熱資源為核心,積極探索“溫泉+”模式。通過實施“走出去、請進來”策略,派工作人員赴疆內外開展旅游推介宣傳,聯動多家旅行社精心策劃旅游路線。通過邀請旅行社到雙河市踩點體驗,給予政策補貼等方式,有效激發了旅游市場活力。今年“千人團”和研學游等旅游群體數量明顯增多,僅上半年,雙河古道溫泉康養度假中心的游客量就已經達7.3萬人次,同比增長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