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師新星市干部職工參觀紅星二場軍墾博物館(攝于7月5日)。 兵團日報全媒體記者 ?趙寶山 通訊員 商凱旋 攝
十三師黃田農場五連職工朱廣蘭(右二)為職工群眾講授“流動思政課”(資料圖片)。 兵團日報常駐記者 李欣弈 攝
鋤頭當教具、地窩子變課堂、車間成講臺……在十三師新星市,一場場別開生面的“職工大思政課”正以沾滿泥土的鮮活姿態融入職工群眾日常生活。
近年來,十三師新星市創新推出“土味課堂”“情景劇場”“嘮嗑大會”三招妙棋,將黨的理論、兵團精神與生產實踐深度融合,用沾滿泥土的“活教材”讓思政教育從文件走向田野、從文本走向人心,構建了“理論有深度、實踐有溫度、參與有熱度”的思政教育新格局。
田間車間搭“土味課堂”
“在北京參加全國兩會時,我特別留意了政府工作報告里關于鄉村振興的內容,這和咱們師市的發展息息相關……”盛夏時節,第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兵團勞動模范、十三師黃田農場五連職工朱廣蘭,帶著參會筆記,走進田間地頭,鋤頭往壟溝一插,為職工群眾開講“流動思政課”。
陽光下,朱廣蘭繪聲繪色地講述著全國兩會的見聞和感受,不時用手中的農具比畫著農田灌溉設施升級規劃。身后的職工群眾蹲在田埂上,圍在她身邊,臉上帶著質樸的笑容,聽她講解“藏糧于地”政策如何落地。
在企業車間,機器轟鳴聲中,勞模們站在機床旁,一邊調試設備,一邊講述如何在平凡崗位攻克技術難題、通過創新提高生產效率;在醫院學校,勞模們用親身經歷激勵醫護人員救死扶傷、教師教書育人……他們用一個個“小故事”闡釋“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的道理,讓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在職工群眾中引發強烈共鳴。
“這些勞模都是身邊人,講的都是奮斗故事。聽了宣講,我們熱血沸騰。他們能吃苦肯鉆研,在平凡崗位干出花樣,我們更沒理由躺平。”中煤紅星發電有限公司職工冉智鵬聽完勞模宣講后感慨地說。
今年以來,十三師新星市充分發揮各級勞動模范、先進工作者的示范引領作用,精心組建了師市職工思政課師資庫。這些來自各行各業的榜樣們,帶著“沾泥土”“帶露珠”的故事,把課堂搬到了企業車間、田間地頭、醫院學校……截至目前,十三師新星市已開展“職工大思政課”活動21場次,覆蓋職工群眾3300余人次。
十三師新星市總工會黨組書記、主席王莉介紹,這種田間車間變課堂的模式,讓抽象理論轉化為看得見的生產力,真正實現了“政策講到哪,職工群眾需求就跟到哪”。
紅色遺址建“情景劇場”
在十三師紅星二場軍墾博物館文物展柜前,職工群眾駐足凝視那些泛黃的墾荒工具,仿佛看見當年老一輩軍墾戰士在戈壁灘揮汗如雨的場景。在地窩子遺址的土坯墻下,講解員的講述讓“戈壁灘上建家園”的艱辛歷歷在目,職工群眾恍若穿越時光感受那段艱苦歲月。
十三師新星市擁有豐富的紅色資源,軍墾博物館、地窩子遺址、場史館、連史館等,每一處都是一部生動的歷史教材,承載著師市、團場及連隊發展的光輝歷史,記錄著老一輩軍墾戰士開天辟地的奮斗歷程。這些寶貴的資源,是開展職工群眾思想政治教育的富礦。
今年以來,十三師新星市深入挖掘利用這些紅色資源,將其打造成兵團、師市級“職工紅色教育基地”,把“職工大思政課”搬進了這些紅色場館。
“在這里,沒有傳統課堂上的枯燥說教,沒有生硬的理論灌輸,職工群眾腳踩熱土,置身于歷史場景之中,觸摸歷史脈絡,接受紅色精神洗禮。”十三師新星市總工會黨組成員、副主席馬艷介紹,這種沉浸式教育,讓紅色精神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而變得具體形象、可感可知。
“當我親手觸摸到地窩子的土炕時,理解了父輩們‘獻了青春獻終身、獻了終身獻子孫’的堅守,對‘熱愛祖國、無私奉獻、艱苦創業、開拓進取’的兵團精神也有了更直觀的感悟。”十三師紅星二場六連職工朱亞東有感而發。
見到當年軍墾戰士們居住的簡陋地窩子,觸摸那些布滿歲月痕跡的生產工具,聆聽那些感人至深的奮斗故事,許多職工群眾在參觀完紅色教育基地后,實現從“入眼入耳”到“入腦入心”的轉變。他們紛紛表示,這樣的思政課很有意義,要珍惜現在的美好生活,也更堅定了為師市發展貢獻力量的決心。
職工書屋辦“嘮嗑大會”
“《蒲公英女人》一書,講述的是一名普通的團場女職工成長為全國道德模范的人生傳奇,深深地觸動我的心靈,為我們展現出兵團生活的質樸與厚重,以及人性中熠熠生輝的善良與擔當……”日前,在十三師新星市大營房城管委百花路社區職工之家,一場書香四溢的讀書分享會正在舉行。
社區工作人員于雪穎拿著書,結合工作崗位暢談讀書感悟。職工群眾圍坐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語分享讀書心得,交流書中的精彩情節。
近年來,十三師新星市依托“職工之家”“職工書屋”“工會驛站”等陣地,開展以“文明新星正能量?工韻書香啟新程”為主題的讀書會,將理論學習與讀書分享、征文比賽相結合,打造職工群眾“精神補給站”。
在這里,職工群眾放下工作疲憊,靜下心來,在書的海洋中遨游,與作者對話,與同伴交流,在知識的滋養中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截至目前,十三師新星市各級工會已累計開展閱讀分享活動34場次,覆蓋人數4500余人。
不僅如此,十三師新星市還以讀書分享會為突破口,充分發揮陣地作用,將思想政治教育與經典書籍研讀融合,相繼開展“中國夢·勞動美·新星好”“凝心鑄魂跟黨走·團結奮斗新征程”“閱讀經典好書·爭當時代工匠”“玫瑰書香”等主題思政活動。
這些活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吸引廣大職工群眾積極參與。有的在讀書分享會上講述書中的勵志故事,有的在征文比賽中用文字抒發對黨的熱愛和對工作的熱情,有的在主題活動中與同伴們熱烈討論如何將書中的智慧運用到實際工作中。
從田間工廠的主動式宣講,到紅色場館的沉浸式感悟,再到職工書屋的思想共鳴,十三師新星市通過三招妙棋,讓思政教育打破時空邊界,讓職工大思政課真正“火出圈”。
“我們要讓思政課成為職工群眾成長路上的‘必修課’和‘營養劑’,努力做到讓職工大思政課越來越接地氣、聚人氣、鼓士氣,讓兵團精神煥發新的活力,為十三師新星市的發展凝聚起強大的精神力量。”王莉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