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師雙河市舉辦2025年秋季專場招聘會,吸引了眾多求職者(資料圖片)。 兵團日報常駐記者 雷蕾 通訊員 游霞 攝

10月31日,五師雙河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工作人員在雙河市“黨建+連隊經濟就業創業示范街”宣傳就業政策。 兵團日報常駐記者 雷蕾 通訊員 游霞 攝
“我參加了雙河市人才夜市招聘會,當場就和縱海嘉惠公司達成就業意向。入職后月薪5000多元,特別滿意。”11月5日,在位于五師雙河市的縱海嘉惠飼料加工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員工張恒宇一邊操作設備一邊向記者分享就業經歷。
今年以來,五師雙河市著眼實現高質量充分就業,將“精準”二字貫穿就業服務全過程,持續增強就業服務均衡性、可及性,在招聘模式、服務網絡、技能培育、創業生態四大領域多點突破、縱深推進,促進就業供需匹配,讓就業服務既有力度,又有溫度。
構建“多維立體”服務平臺
織密就業服務網絡
如何讓企業招到“對口人”,讓求職者找到“心儀崗”?五師雙河市在“特色活動、重點幫扶、數字賦能”方面發力,讓招聘服務既有“煙火氣”,又有“精準度”,實現企業與求職者的高效匹配。
今年9月,雙河市在“黨建+連隊經濟就業創業示范街”舉辦“人才夜市”,將就業服務與城市文化、居民生活緊密結合。
“我們選擇在晚上舉辦招聘會,是想讓大家逛夜市時順便找工作,還能展現城市文化吸引人才。”五師雙河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副局長羅紅介紹道,此次活動現場達成就業意向80人次,拓展了就業服務場景。
五師雙河市還推動就業服務進企業、進職院、進考點。今年截至目前,累計舉辦線上線下招聘會37場,105家企業參與,提供崗位4183個,達成就業意向1593人次,意向達成率較傳統模式提升30%。
“五師雙河市專門舉辦退役軍人專場招聘會,還提供技能培訓。現在我做安保管理,月薪有6000元。”退役軍人趙剛說。
五師雙河市堅持“分類施策、精準滴灌”,為不同群體定制就業方案,聯合退役軍人事務局提供“一站式”服務,幫助126名退役軍人轉型;聯合湖南“手語星球”公益平臺,通過“公益+商業+對口支援”及公益性崗位托底,幫扶殘障人士就業。今年以來,五師雙河市城鎮新增就業3000人,失業人員再就業1100人,就業困難人員就業600人。
為適應數字化就業趨勢,五師雙河市選拔5名人社干部成為“直播帶崗主播”,帶領求職者“云逛”企業,展示車間、宿舍、食堂,解答薪資疑問,企業人力資源專員也進入直播間解讀政策。今年已開展直播15場,服務企業120余家次,2.3萬人次觀看,助力350余人就業。
創建“多維協同”服務機制
凝聚就業服務合力
“參加電商培訓后,我學會了線上開店、直播帶貨,葡萄銷量比以前翻了一番,收入也增加了不少。”11月10日,五師九○團葡萄種植戶張強高興地說。
五師雙河市緊扣產業發展需求,以“靶向培訓、立體培育、競賽激勵”推動技能培訓從“大水漫灌”向“精準滴灌”轉變,實現“培訓—就業—產業”的良性循環。今年以來,累計開展職業技能及專項培訓97期,覆蓋4200人次。
五師雙河市聚焦無人機應用、電子商務等新興產業,葡萄種植、棉花加工等特色農業,開展“訂單式”“定向式”培訓。針對五師雙河市葡萄種植面積廣、農產品線上銷售需求大的特點,選派電商培訓機構和專業師資進團場連隊,把課堂搬進田間,指導直播帶貨。今年累計組織開展電商培訓8期,培育人才300人,帶動農產品線上銷售額同比增長45%。九○團電商小分隊通過短視頻、田間直播售出1500余件西瓜、甜瓜產品,銷售額9萬元,實現“培訓一人、就業一人、增收一戶”的目標。如今,五師雙河市構建的“品牌+網紅+產業鏈”電商生態,已成為鄉村振興的重要引擎。
五師雙河市創新構建“異地研修+本地實訓+名師引領+專項攻堅”立體化培訓模式,與湖北鄂州跨境電商產業園合作,邀請鄂州講師來五師雙河市講課培訓,121個連隊的“兩委”成員及職業院校學生600余人次參加培訓;選派八十四團3名職工、八十九團3名跨境電商企業經理人赴鄂州學習跨境電商實戰經驗。目前該師市已推動40余家跨境電商企業成立,儲備人才200余人。
創新“多元服務”供給模式
提升就業服務效能
“以前辦就業補貼要跑多個部門、交很多材料,現在線上申請,材料簡化,沒幾天補貼就到賬了。”11月5日,雙河市居民陳艷告訴記者。
五師雙河市聚焦就業服務“最后一公里”,通過構建三級矩陣、優化政策兌現、深化兵地合作,打造“全域覆蓋、高效便捷、共建共享”的就業服務網絡,讓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優質就業服務。
“社區配備了專職就業信息員,定期上門了解居民的就業需求,及時發布崗位信息,協助居民解決就業難題。”八十九團楚星社區工作人員蘇曉平介紹道。
據了解,五師雙河市著力構建“五師雙河市—團鎮—社區(連隊)”三級就業服務矩陣:五師雙河市層面設雙河經開區就業服務站、雙河寰球影城就業服務驛站,累計接待咨詢2300余人次,發送崗位信息1800余條;各團場設立13個零工驛站,供靈活就業人員休息、查信息;社區(連隊)配備58名專職就業信息員,建立“需求清單”與“崗位清單”。
五師雙河市常態化開展“就業政策趕大集”,組織宣講隊深入團場、街道、企業,解讀社保補貼、創業扶持等政策;將就業創業補助資金發放由“季度撥付”改為“每月撥付”,簡化材料、壓縮時限。今年截至目前,落實補助資金2937.57萬元,惠及企業176家、勞動者3698人。
10月中旬,五師雙河市與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簽訂《共同推進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一體化發展合作協議》,以“兵地零工市場”建設為突破口,配套建設工會驛站,提供休息、飲水、充電等基礎服務,同時整合勞動維權法律咨詢、技能培訓、崗位對接等功能,有效規范了以往的“馬路零工市場”。目前,該市場日均服務兵地零工人員500余人次,調解糾紛35起;兵地共享崗位800余個,舉辦聯合招聘會5場,幫助300余人實現就業,真正實現“兵地一家親、就業同保障”。
“兵地零工市場建起來,不僅找活兒有了正規渠道,還有專門的維權服務保駕護航,我們打零工更順利了!”雙河市民馬建軍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