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2日,記者來到位于塔克拉瑪干沙漠南緣的和墨洛產業園,通過無人機航拍,鏡頭下的景象令人震撼——3000余座設施大棚鑲嵌在一望無際的沙海里,構成一幅獨特的生態畫卷。
走進產業園,眼前是一派生機盎然的景象——紫紅的茄子掛滿枝頭,鮮嫩飽滿的羊肚菌破土而出,地栽玫瑰、高枝月季散發出清幽花香,冬青樹、金葉榆球綠意蔥蘢……
大棚內,古再麗努爾·麥麥提阿卜拉正忙著農活,靈巧的雙手在植株間翻飛。“自從在家門口的產業園里務工,月收入有2000多元呢,日子越過越紅火!”古再麗努爾·麥麥提阿卜拉笑著對記者說,特別有幸的是,自己見證了戈壁沙漠變“菜畦”的奇跡。
“南疆地區光熱資源豐富,和田全年日照時長更是長達3000個小時,利用自然稟賦,在戈壁沙漠大力發展設施農業,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新疆石玉果蔬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劉湘順告訴記者。
據了解,自和墨洛產業園建成以來,先后引進新疆盛世華強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新疆西部綠珠果蔬有限公司、昆玉市裕達農業專業合作社,通過“企業+合作社”模式,逐步形成了設施農業產業集群。
產業的發展,離不開科技支撐,通過科技賦能,“沙里淘金”如今已經成為現實。
近年來,和墨洛產業園加強與新疆農墾科學院、石河子大學、塔里木大學等科研院所和高校的交流合作,引進其技術團隊以及成熟的種植管理經驗,篩選高產高效品種,大力開展苗木花卉、甜瓜、嫁接長茄、食用菌等作物的種植。
在科技賦能下,戈壁沙漠變成了“綠洲”,成為當地重要的“菜籃子”“果盤子”基地。和墨洛產業園農業和林業草原中心主任許蓓介紹:“目前,產業園有設施大棚3384座,占地面積15633.3畝,除了長茄、辣椒、食用菌等作物外,還種植了櫻桃、人參果、桃、甜瓜等特色水果,年果蔬產量達10萬噸,實現年產值3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