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日,在塔克拉瑪干·三五九旅文化旅游區沙漠之門景區,游客們跨上駱駝,跟隨駝隊緩緩前行,感受著大漠的雄渾與遼闊。 兵團日報常駐記者 潘許 攝
近日,塔克拉瑪干·三五九旅文化旅游區沙漠之門景區舉行“泉涌煥新·啟程沙海”2025年煥新盛典暨沙漠露營大會。作為國家5A級旅游景區,經過全面提質升級,這里已成為展現兵團文旅創新發展的重要窗口。
活動現場,震撼的鼓陣表演與靈動的水袖舞蹈拉開序幕,全新地標建筑正式亮相。越野車隊轟鳴出發,載著游客開啟穿越沙漠的冒險之旅;星空露營基地的點點燈光,與璀璨星河交相輝映;駝鈴泉親水區波光粼粼,在沙漠中勾勒出一片綠洲奇觀;軍墾營地體驗區里,三五九旅的紅色故事在實景展示中娓娓道來。
據新疆塔里木文旅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委員、副總經理余新意介紹:“我們始終踐行‘沙漠文旅+沉浸體驗’的發展理念,聚焦游客需求,通過創新文旅產品、豐富互動場景,全力提升游客的參與感與獲得感,讓每一位來到阿拉爾的游客都能留下獨特而難忘的體驗?!?/p>
“五一”期間,該景區還推出開城儀式、沉浸演藝、沙漠露營大會、駝鈴泉戲水體驗等特色活動,讓游客在引擎轟鳴中穿越沙海,體驗風馳電掣的越野激情;于駝鈴悠揚處駐足,沉浸式感受絲路文明的千年積淀與兵團精神的時代回響,實現歷史與現實的對話、自然與人文的交融。
與沙漠之門一脈相連的睡胡楊谷景區,“五一”假期同樣迎來旅游高峰。這片被譽為塔里木河流域保存最完整、形態最奇特的原始胡楊林,以其“千年不死、死后千年不倒、倒后千年不朽”的傳奇,吸引著天南海北的游客慕名而來。
踏入睡胡楊谷,形態萬千的枯木胡楊撲面而來,在夕陽余暉的勾勒下,虬曲的枝干化作奔獸飛鳥,如天然雕琢的根雕藝術長廊徐徐展開;夜幕降臨,萬籟俱寂中,沉默的胡楊宛如歷史的守望者,將千年風沙鐫刻的滄桑娓娓道來。近年來,隨著生態環境持續改善,不少枯木上抽出新芽,展現出“與命運抗爭、與環境斗爭”的頑強生命力,也賦予這片胡楊林獨特的精神內涵。
“這里沉睡的胡楊景觀實在震撼,讓我聯想到兵團人屯墾戍邊、艱苦奮斗,把荒漠變綠洲的偉大精神,令人由衷敬佩?!鄙綎|游客甘建萍感慨道。如今,這里不僅是攝影愛好者的天堂、生態研究者的課堂,更成為廣大游客感悟生命力量、傳承胡楊精神的重要教育基地。
在這片“紅色熱土”上,三五九旅屯墾紀念館始終是最鮮明的精神坐標?!拔逡弧逼陂g,作為國家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三五九旅屯墾紀念館人氣高漲,參觀者絡繹不絕。館內,泛黃的珍貴照片定格往昔歲月,斑駁的歷史文物承載奮斗記憶,生動再現了屯墾戰士“戰天斗地、艱苦創業”的壯闊史詩,引得無數游客駐足凝視,在沉浸式的參觀中追憶先烈的英勇事跡,致敬那段波瀾壯闊的奮斗歷程。
令人欣喜的是,越來越多年輕群體來到這里“打卡”,來自廣東的援疆支教團團長劉清就是其中一位。劉清說:“這次參觀讓我們對兵團歷史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更加堅定了做好援疆工作的信心和決心?!?/p>
為切實提升參觀體驗,三五九旅屯墾紀念館節前便精心優化參觀路線,調配專業講解員團隊,以聲情并茂地講述與場景化引導,讓紅色教育既有歷史縱深感,又飽含浸潤心靈的人文溫度。數據顯示,“五一”期間,該館累計接待游客突破一萬人次,紅色教育熱度持續攀升。
更令人期待的是,由《亮劍》原班導演團隊匠心打造的大型實景劇《三五九旅是模范》即將重磅回歸。該劇將依托館區實景,運用現代光影技術與沉浸式舞臺設計,全景重現三五九旅南泥灣開荒、挺進新疆屯墾戍邊的崢嶸歲月,為觀眾帶來一場震撼心靈的紅色文化視聽盛宴。
從沙漠之門的創新體驗,到睡胡楊谷的精神共鳴,再到三五九旅屯墾紀念館的紅色傳承,一師阿拉爾市正以“文旅+精神內核”為路徑,讓厚重歷史與現代文旅產業同頻共振,走出一條獨具兵團特色的文旅融合發展之路。
今年,一師阿拉爾市將深入實施“文化潤疆”工程和“旅游興師市”戰略,以三五九旅屯墾紀念館、沙漠之門、睡胡楊谷等重點項目為依托,加快推進“閃耀明珠”文化旅游區建設,通過深化紅色文化與生態旅游、研學體驗融合發展,完善“紅色故事游”“金色沙漠游”等精品線路,全力打造高品質文化旅游目的地。
與此同時,該師市還將繼續推動屯墾文化“走出去”,2025年計劃在浙江省嘉興、湖州、紹興等7市開展系列巡展,實現全省覆蓋。同時,圍繞“5·18國際博物館日”等重要節點,持續加強紅色文化傳播和公共文化服務。聚焦“四季阿拉爾”“四季村晚”等主題,開展一月一主題文化活動;打造“銀齡工作室”“軍墾小兵”等特色品牌,推動紅色研學與旅游市場深度融合,持續激活文旅市場“一池春水”,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澎湃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