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拍博樂市至五師雙河市兵地融合大道(攝于6月20日)。 兵團日報常駐記者 雷蕾 攝
6月19日,五師雙河市交通運輸綜合行政執法支隊成員對過往車輛進行安全檢查。兵團日報常駐記者 雷蕾 攝
鳥瞰五師雙河市高速公路一隅(攝于6月20日)。兵團日報常駐記者 雷蕾 攝
道路連著千家萬戶,是最直接、最基礎的民生工程,也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如今,在五師雙河市,寬闊平坦的道路如脈絡般延伸至各個角落,不僅暢通了職工群眾的出行路,更為經濟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近年來,五師雙河市將交通惠民工程作為改善民生、推動發展的重要抓手,持續加大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投入,不斷優化交通運輸服務體系,全力打造便捷、高效、安全、綠色的出行環境。如今,五師雙河市已構建起“一中心、三節點”的空間格局與綜合立體交通體系。
從團場連隊到城市街角,從公路建設提速到運輸服務升級,一項項交通惠民工程落地見效。五師雙河市正以交通基礎設施為筆,以惠民服務為墨,繪就交通運輸高質量發展新圖景。
暢通脈絡 ?激發發展活力
“以后路修好了,咱們的農產品就能更快運出去,賣上更好的價錢!”6月16日,站在八十四團農村公路建設項目施工現場,該團三連職工張勇難掩激動。他指著規劃路線告訴記者,之前三連道路存在路面狹窄、路況較差等問題,每到秋收時節,滿載農作物的貨車常常陷在泥坑里,不僅嚴重耽誤運輸進度,還容易造成農產品破損,給職工群眾帶來損失。
近年來,五師雙河市持續加大投入,不斷完善農村公路網絡。目前,已建成農村公路近2000公里,實現9個團場二級公路全覆蓋,85%的連隊完成路面硬化鋪裝。農村公路列養率、連隊通硬化公路率、通客車率以及連隊郵政和快遞服務覆蓋率均達100%,成功構建起高等級公路、干線公路、農村公路及城鎮道路有效銜接的農村公路網體系。
五師雙河市在建設過程中統籌規劃、科學實施,聚焦團場經濟區、旅游景區、特色田園鄉村,全力打造“四好農村路”,推動農村公路從“單一連通”邁向“路網交互”。同時,更新完善指路、旅游標志,構建起“進團場、通連隊、游雙河”的公路信息網,既方便了游客出行,又保障了道路安全暢通。此外,五師雙河市還開展公路安全設施和交通秩序管理精細化提升行動,切實增強職工群眾的交通安全意識。憑借出色的建設成果,2024年,五師雙河市成功入選第四批“四好農村路”全國示范縣。
如今,在五師雙河市,一條條平坦整潔的農村公路串聯起一個個連隊。它們不僅將農產品順利運出田間地頭,還把游客引進美麗鄉村,激活了鄉村旅游活力,促進了產業融合發展,成了職工群眾心里名副其實的“致富路”。
智慧賦能 ?提升出行體驗
“現在坐公交車方便多了,不僅線路增加了,而且還有優惠政策,真是太貼心了。”家住博樂市的李延感慨道。
因工作原因,李延需要每日往返雙河市與博樂市,以前,公交線路有限,他需要頻繁換乘,早晚高峰時更是耗時耗力。如今,隨著五師雙河市公交線網的優化升級,他的通勤時間縮短了近30%,出行體驗煥然一新。
為滿足職工群眾的出行需求,五師雙河市以“織密交通網,暢達民心路”為目標,持續推進公交升級。近年來,新增及優化多條線路,覆蓋雙河市區、博樂市城區主要區域及周邊團場,實現了更廣泛的區域覆蓋。同時,公交車輛全面更新為新能源車型,配備冷暖空調、無障礙設施和USB接口,既提升了乘坐舒適性,又實現了尾氣零排放,助力城市綠色發展,讓“綠色出行”成為新風尚。
在硬件升級的同時,五師雙河市對公交車輛進行定期“體檢”,從制動系統、燈光照明到輪胎磨損情況逐一檢查,確保車輛性能安全;邀請事故處理專家為駕駛員開展專項培訓,通過實際案例講解防御性駕駛技巧與突發情況應對方法,切實提升安全駕駛水平。
為保障服務品質,五師雙河市要求駕駛員嚴守交規、文明服務,并嚴肅處理違規行為。同時,建立監督機制,及時收集意見并改進服務。此外,推進公交智能化建設,推出實時查詢系統,乘客通過手機APP即可掌握車輛動態。
截至2024年底,五師雙河市已形成較為完善的交通網絡,擁有營運車輛608輛,建成60個公交站臺、76個招呼站及候車亭,19條團場客運班線,實現團場通班車率100%。五師博樂城區公交客運場站投入使用后,新增6處站點、15輛客運班車,并引入旅游客運包車企業,打造“運游結合”模式,為居民日常出行與旅游出行提供多元選擇。
創新服務 ?彰顯交通溫度
在五師雙河市,交通服務始終以“便民利民”為底色,從考試保障到政務改革,從安全守護到多元服務,每一項舉措都勾勒出溫暖的民生圖景。
每到中高考等重要節點,五師雙河市交通運輸部門便開啟“護航模式”。今年高考期間,五師雙河市交通運輸局提前謀劃,精心組織,聯合公交公司、出租車公司等開展了“愛心送考”活動,調配多輛公交車和出租車參與送考,為考生提供免費接送服務。為確保考生準時抵達考場,工作人員提前規劃好最優路線,避開交通擁堵路段,并安排專人在各考點附近值守,隨時準備為考生提供幫助。
“感謝交通運輸部門和愛心司機們,讓我們的孩子能夠安心參加考試。他們的貼心服務,讓我們家長感到特別溫暖。”考生家長們紛紛感激地說。
“以前辦許可證要跑好幾個部門,現在一個地方就能搞定!”五師雙河市一家物流企業負責人周磊的感慨,折射出五師雙河市交通運輸局“放管服”改革的實效。
今年以來,五師雙河市政務服務中心交通窗口推行“首問負責制”“一次辦結制”,創新開展“三不下班”工作制:當天不接待完最后一名群眾、不處理完當天業務、不辦完急辦事項絕不下班。若職工群眾有急事,還可通過電話、網絡或窗口預約晚間“延時辦理”,讓政務服務從“按時辦結”升級為“隨到隨辦”。
除考試保障與政務優化外,五師雙河市交通運輸部門還織密了一張覆蓋安全生產與民生需求的立體交通服務網絡。
在安全生產領域,建立預警預防機制,定期演練應急預案,備足清障除雪設備;對重點運輸企業、客運場站開展全覆蓋隱患排查,聯合公安交警部門嚴打非法營運,從源頭筑牢出行安全網。
民生需求始終是交通服務的落腳點。五師雙河市積極開展“黨員進社區志愿服務”“中考愛心直通車”“交通安全進校園”等活動,將服務觸角延伸至社區、校園等各個角落。這些舉措不僅提升了交通便利度,更讓交通服務的溫暖與便捷可觸可感。